2020-04-08 10:00:50 0
我們都知道不管是什么事情發生的時候會有一些預兆,我們當我們看見這些型號之后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應該是可以下下一步進展了,那么我們接下來就給大家分享一些寶寶可以添加輔食的信息。
1.寶寶對大人進餐產生了興趣,躍躍欲試。
2.喝奶規律形成,兩次喂奶大約間隔四個小時,每天喂奶次數為4-5次。
3.觀察寶寶唾液分泌,當發現分泌量顯著增加時,意味著可以添加輔食。
4.寶寶總表現出饑餓的樣子,喂足了奶也好像吃不飽,情緒煩躁,夜間經常哭鬧。
5.喜歡咬奶頭或奶嘴,將手中的玩具等物塞進嘴里。
6.挺舌反射自然消失,不再如剛出生時將送入口中的食物吐出來。
那么添加輔食需遵循哪些原則?
1.1歲以下以奶制品為主。母乳喂養的寶寶在6個月以后可以進行輔食添加,而非母乳喂養的寶寶在4個月以后進行輔食添加。
2.輔食的量由少到多。給寶寶進行輔食應該依據寶寶的情況逐漸增量,因為一開始的時候寶寶可能不適應新的食物。
3.輔食由稀到稠。一開始給寶寶添加的輔食應該是最接近母乳的液體奶制品,然后慢慢過渡到稀粥,稠粥。最大限度的考慮到寶寶的腸胃和消化系統。
4.輔食由小到大。開始進行輔食添加的時候最好選擇粉末狀的食物,然后逐漸過渡為細小的顆粒,顆粒從小到大變化的同時,硬物和形狀也需要從小到大演變。
5.輔食由單一到多樣。因為寶寶的免疫力較低,比較敏感的緣故,剛開始給寶寶進行輔食添加的時候只需要添加一種就好,慢慢的變多。
有人會問那么寶寶到底該吃什么,第一口輔食選擇米粉還是蛋黃?
因為嬰幼兒的身體比較敏感,免疫力較低,所以應該選擇含鐵量較多且不易引發過敏的米粉來給寶寶做為最初的輔食。而蛋黃因為容易讓寶寶過敏而且蛋黃中的3價鐵離子不容易被吸收,所以不要選擇蛋黃作為第一口輔食。另外,在補鐵的時候也應該注意補充維生素C促進鐵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