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18 16:47:05 0
有的媽媽覺得吃飯人人都會,不用學習,給寶寶吃東西就更簡單了,媽媽做什么,寶寶吃什么。其實,吃飯是很有學問的,而寶寶的吃比大人還要講究,如果你還有以下的錯誤觀念和做法,一定要盡快糾正,別因此影響了寶寶的健康。
只給寶寶吃米粉,不吃五谷雜糧:米粉是精制的大米制成的,大米在精制過程中,包在外面的麩皮以及外皮中的成分都被剝離,而大米的主要營養就在外皮中,所以最后剩下的精米只有淀粉。嬰兒米粉中的所謂營養是在后期加工中添進去的,也就是所謂的強化,所以吸收當然也不如天然狀態的營養好。中國老古話說的“精糧養不出壯兒”,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經常有許多父母抱著寶寶看兒科門診,說寶寶晚上常哭吵,胃口又不好,不知是不是缺鈣。醫生給寶寶補充了魚肝油、鈣劑等,吃了一個多月,還是吵鬧。其實寶寶不是缺鈣,而是缺少維生素B1,維生素B1在五谷雜糧中含量最高,所以,給寶寶吃五谷雜糧是非常重要的。媽媽可將燕麥、小米、玉米等熬成糊糊,給寶寶食用,放在冷藏室內可保鮮3天左右。
認為營養都在湯里,給寶寶光喝湯:有的父母認為湯水的營養豐富,因此只給寶寶喝菜湯、肉湯、魚湯,甚至用湯來泡飯。父母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并沒有把最好的給寶寶吃。因為,湯里的營養只有5%-10%,更多的都在肉里,再怎么煮,湯的營養也不如食物本身的營養多。還有的父母把青菜、水果煮一煮,給孩子喝湯,覺得這樣就可以補充維生素,其實,經長時間煮過的青菜、水果已損失了大量的維生素和營養素。
認為蛋黃是補鐵的唯一食品:現在父母給寶寶添加最多的就是蛋黃,蛋黃含有豐富的膽固醇、蛋白質、維生素A、還可以補鐵。實際上蛋黃含鐵量較高,但吸收率非常低,因為里面的磷酸跟鐵結合起來,不容易被寶寶吸收。含鐵量豐富的魚肉、豬肝、雞、鴨、豬血也都是很好的補鐵食品。
認為寶寶月齡小,有些食物不敢給他吃:其實你只要遵循添加的原則,由少到多,由細到粗,一種到多種,給寶寶一定的適應過程,一般大人能吃,寶寶都是可以吃的。開始寶寶好像能吃的食品不多,但是如果寶寶對每種食品的消化吸收都很好,腸胃也不出問題,很快就可以吃更多東西了。有的腸胃不太適應,或者身體有其他不舒服,比如出牙,可以添加得慢一點,多等幾天。
一個寶寶從五、六個月到一周歲,如果平均每周添一種,可以添加30種食品。糧食可以吃大米、小米、燕麥、黑米、小麥、面條;豆類可以吃豆腐等各種豆制品;種子類可以吃芝麻醬、核桃粉;蔬菜類可以吃西蘭花、菜花、胡蘿卜、黃瓜、土豆;水果類可以吃香蕉、蘋果、梨、李子、桃子、蘆柑、大棗、葡萄;真菌類可以吃蘑菇、香菇,還可以吃雞肉、肝粉、魚粉、蝦仁、蛋類和海產。
這樣才能做到營養均衡,不會養成寶寶偏食、挑食的壞習慣。當然,每個寶寶的個體差異不同,有的寶寶會對某些食物過敏,父母也要仔細觀察。愛的營養大師(//hong-tai.net/),堅持以「寶寶」為核心,從「愛心、營養、安全」三大維度出發,視解決寶寶輕松喂養問題為己任,時刻關注寶寶成長中的常見問題,并以此為依據,不斷研發創新。愛的營養大師擁有專業研發團隊,涵蓋醫生、藥師、營養師、大學營養教授、國際認證的生產制造廠、生物科技研發團隊與連鎖系統銷售、管理經驗。所有產品配方均由經驗豐富的營養專家,依據亞洲寶寶健康成長所需的營養來研發調配的優質輔食,是一個結合高端生物科技理論與豐富市場行銷實務的團隊。